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动态>>海外生活>>正文内容

家长眼中的中美两国幼儿园区别

2022年06月23日
来源:知识人网整理
摘要:咨询过程中,我们常遇到一些访问学者及博士后们,自己出国的同时,也想带孩子去增长见识,但他们担心子女能否快速融入当地的幼儿园环境。本文这位家长的孩子在中美两国都上过幼儿园,并做了对比,有切实感悟。

  咨询过程中,我们常遇到一些访问学者及博士后们,自己出国的同时,也想带孩子去增长见识,但他们担心子女能否快速融入当地的幼儿园环境。本文这位家长的孩子在中美两国都上过幼儿园,并做了对比,有切实感悟。

  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家长眼中两国幼儿园的区别吧。

  1.独立性格的培养

  美国人十分重视人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从很小起就让孩子自己做事情,这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和成功感,更让孩子和家长双方受益。因此孩子在上幼儿园前基本上系鞋带、穿衣服、扣纽扣、系拉链、洗脸、刷牙、梳头、吃饭、上厕所等都没问题。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独立完成作业。

  2.各学科与艺术的结合

  在美国上学发现,各学科都会与艺术相结合,充分挖掘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在南瓜节,老师会把南瓜带到课堂进行节日由来的讲解;感恩节会举行舞台剧让孩子加深对文化节日的认识。更有趣的是,在睡衣日老师和孩子都穿睡衣上学上班。

  上课时孩子们会做大量的手工,我儿子放假就会带回来一堆他的手工作品。

  3.孩子得到充分的尊重

  老师会遵循“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是未来的总统”的理念,充分爱护关心和培养孩子,且充分尊重。比如,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孩子同大人讲话,不但要认真听,而且有时大人要蹲下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并可避免他感觉自己“低一等”。

  有人认为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否太过了,但事实证明:受到父母良好尊重的孩子同父母大多非常合作,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同大人谈话没有一点局促感,自我独立意识强。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些都是孩子们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4.注重阅读

  在儿子的幼儿园里,有一个小型图书馆,孩子可以借阅,每周还有一个上午的时间是泡在图书馆。还有当地图书馆二楼是低幼龄孩子的,天花板挂着各种各样孩子做的手工作品,小小的沙发一看就有想坐上去读一下午的冲动。另外还开辟了一角给低龄宝宝爬行,大大的一个空间。每周两次公益为6岁以内的孩子读绘本,玩游戏。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带儿子去图书馆,有个有趣的发现,大部分都是爸爸带孩子在图书馆共同阅读,这一点国内很少见。

  5.情感教育

  全美现已有700多所学校制定了旨在塑造学生心灵和充实学生头脑的“情感教育”计划。那么,究竟什么是情感教育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努力将生活中所学,给予孩子。学会爱自己,为自己和所拥有的而骄傲,学会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同时学会分享,爱别人,多做情感交流。教会孩子对别人都应该友善,这是做人的一个基本道理。

  我想在一个爱与宽容的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孩子,会更健康乐观地面对未来生活中的一切。

  6.知识渗透强

  一直以为美国孩子就是玩,其实是大错特错。他们才是真正的玩中学,参考历史文章《美国幼儿园孩子的必须学到的70点》,就会知道他们的教学是玩中学,学的过程不知不觉地渗透。

  国内幼儿园大多以保育为主,特别现在提出的去小学化,使得很多孩子上了小学以后什么都不会,有的连基本的上课纪律都不知道,课上一半哭着喊妈妈。

  美国幼儿园只上半天课,下午半天是在家的。因为人工贵,美国90%以上的父母都会买一些教辅材料放在家里让孩子刷题。可别小瞧这些刷题,每天十几分钟的坚持比培训班效果又好还花钱少,又不要花精力接送。当然美国的教辅书和国内的教辅书完全不一样,生动有趣,孩子个个都爱做。有的美国孩子学习成绩很差,可他非常爱做workbook(练习册)。下图是儿子在做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课后刷题。(PS:儿子在做国内的教辅练习题时,特别是描红,一点兴趣都没有,还特反感。后来我找到了《我的第一小学堂》,这套国内唯一图多字少,结合玩中学的幼儿教辅,才让他恢复刷题的兴趣。)

  7.体育音乐及美术课区别

  在中国每天早晨小朋友都要做早操,周一还升旗,记得儿子的幼儿园老师还教授体育课,还有体育器材供小朋友选择,让小朋友学习如何进行一些体育运动。但是在美国完全没有体育课,小朋友大多数时间都在户外自由活动,大冬天也是,以free play(自由玩耍)的形式开展,极少数老师组织以教学为目的户外集体活动。这与中国设置的“体育课”有很大的区别,小朋友主要的活动是在自由地玩。

  音乐课也是如此,在美国没有专业的音乐课。我想应该是他们认为音乐是艺术的一部份,一般都是小朋友自己发挥,老师不会去“教”唱和跳。而中国老师会按照指定的动作教小朋友唱歌和跳舞,课上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载歌载舞,特别是六一前,天天在排练演出。美术课也是如此,在中国老师会教小朋友如何画一些特定的事物,在美国幼儿园这方面没有任何设限。

  8.教学的不同

  国内老师基本都会在授课前提前写教案,而美国则不然。因为刚去时儿子英语不好,前一周我可以作为家长陪同,有幸近距离接触了美国的教学。他们是通过一系列游戏和活动让幼儿主动学习、探索和发现。比如在玩游戏的过程,老师在背后观察,发现时机并及时教学。比如所有的coloring(上色)是不被允许出现在幼儿园里,因为那会影响到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最初作为家长,我喜欢国内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即:用一节课或者一个活动的形式,让孩子们学到些东西并看到成效,‘learning visible’(学习可见)。在美国我慢慢明白孩子的学习和发展都是从玩中得到的,也就是写进很多国家和地区(比如香港)课程指南里的‘learning through play’(玩中学),也有人称为play-based learning, play-based teaching, play pedagogy 等等,这也是我目前着迷的学习方向之一。

  9.环境

  美国幼儿园教室的环境布置地非常有爱,墙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学习内容或者小朋友的表现记录。记得儿子的班上放有四台电脑,使用时间集中在类似中国的早读课上。这时会让小朋友自主选择电脑,画画还是游戏都可以。

  旁边是游戏区,有很多玩具,像乐高之类。还有阅读区,虽然学校有图书馆,但班里还有阅读区,这是硬件的环境。软环境当然是有爱心的老师。老师和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也是朋友的关系。孩子们不用叫老师好,可以直呼老师的名字。而且园长及老师间也没有等级之分。在玩游戏中,是平等的关系,注重together(在一起)。而在中国,“尊师重教”是中国教育一大特点。培养小朋友懂礼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小朋友被教育:遇到老师要主动问老师好,并且听从老师的指挥。

  10.老师的教育观点

  在中国,老师与学生是一种教导与被教导的关系。老师在做教案的时候非常注重本节课我应该教孩子什么,孩子应该学到些什么。所以常听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等话语。一般来讲,在“上课”时,老师讲得比小朋友多得多。这种等级关系也体现在老师对小朋友的高度关注与爱护。老师不仅要做学生的“老师”,还要对小朋友的生活起居十分关注和关心。比如,哄小朋友睡觉的时候会确保每个人都保暖,小朋友起床后会告诉他们“快穿衣服别感冒了”。教导他们走路要慢慢走,对东西应该“轻拿轻放”。小朋友热了赶紧为其脱衣服、垫毛巾,小朋友冷了马上为其添衣。“现在小朋友要去漱口,洗手。”如何洗手,漱口,喝水都耐心地指导。一点点感冒也要赶紧吃药,哪里不舒服了就到保健室去找医生。午休的时候老师会确保每个小朋友都盖严了被子,天气转冷的时候就去关心谁的被子薄然后立即为其加被。穿几件衣服正好也是老师所关心的问题。安排小朋友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吃水果,吃点心,喝牛奶。午睡后老师还要为女生梳好头发。总得来说,就是中国的老师及家长的方式去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孩子,不得有一点闪失。

  在美国,老师并不会刻意地去教小朋友一定的知识,在这个年龄层,他们仍然以“玩”为主,在娱乐中学习与成长。所以在冬天里你常常看到小朋友流着鼻涕但穿着薄薄的卫衣加九分裤,还有左右脚反过来穿鞋的小朋友。老师认为:冷了小朋友自己会提出,鞋穿反了,会摔跤或不舒服,他们总有一天会明白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对年龄小的孩子可以适当地帮助,对年龄稍大点的孩子可以适当地引导。培养小朋友独立的习惯是美国教育的特点之一,老师们并不会“过度关心”。


  以上是这位家长眼中的中美两国幼儿园的区别。如果想亲身体验,知识人网老师建议家长选择出国做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并带孩子上当地幼儿园或者中小学。在家长自身提升的同时,也可以让子女们尽早接触双语环境,亲身感受两国不同的教育理念和过程,相信这段经历会有益于孩子们的成长。